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实习生 卢佳圳
图/胡强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夏季干燥该煲什么汤?”“脊椎劳损怎么办?”在一场“干货满满”的社会惠民活动中,不少街坊市民体验了义诊把脉、中医开方、养生讲座等服务,现场直呼:“太暖心了!”
5月18日,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暖心系列活动暨越秀中医四季学堂启动仪式在广州市工人文化宫开展。羊城晚报记者现场获悉,多位基层医生、非遗大师携丰富的便民服务项目走进老百姓“家门口”,用一件件实事为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中医名师面对面,言传身教科普养生知识
活动现场,来自越秀区中医医院的基层医生们结合中医理论,为社区居民开出“夏季养生食谱”建议,并进行健康科普知识宣讲。
“肝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部分,常见的养肝要诀有喝茶、运动、按穴、少怒、护眼等。”越秀区北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科长叶丹宁围绕养肝的健康知识,提醒各位街坊要从日常生活习惯抓起,杜绝“伤肝”行为。越秀区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罗秋燕还结合体质养生的主题,为居民介绍辨识体质的方法,传授适合不同体质的健康养生秘诀,如气虚体质的人可多吃点补气类的食材,比如黄芪、党参等。
握拳按掌、前推上撑、叠掌摩腹……在“熊氏少林大易筋经”非遗传承人李家驹的带领下,现场市民络绎不绝地跟随着一同锻炼起身体、舒展身姿。
“很管用,很实在!”市民纷纷称赞这场健康科普知识宣讲,既有理论讲解又有经验分享,实用性很强。市民陈伯欣慰地表示,他常在附近公园“打太极”晨练,今天不仅跟随着非遗大师学习了“新招式”,还学到很多中医调理方法,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了更科学的指导。
越秀区中医医院副院长潘林平介绍说,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点,中医的养生保健方法各有千秋。越秀区中医医院作为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坚持以“质量”取胜,办群众满意医院。未来将根据四季的变化,持续开展社区健康普及宣讲,将中医药文化知识“播撒千家万户”,让广大街坊受益。
义诊服务项目多,便民医疗送到“家门口”
现场还设置了义诊、运动损伤中医康复理疗、中药材真伪辨识及养生膏方展示等便民服务摊位,医务人员为居民提供量血压、测血糖、中医诊脉等服务,热情耐心地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注意事项。街坊们直呼“太方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市民万阿姨今天特地带着老伴一起来现场体验义诊,她告诉记者,在社区微信群获悉活动信息后她便立马报名参加。“有这样一个集中式便民的服务场景,老人家都很高兴。”
除了健康养生的“惠民大餐”,活动还融合专业文化力量为街坊市民带来文化盛宴。来自广东省书画家协会的会员们现场挥毫题字,一幅幅字画刚劲有力、风格洒脱,供现场市民免费挑选。
越秀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科科长李鸿表示,本次活动的开展旨在以公共服务提升城区品质生活和居民文明素养,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动能和向心力。下一步越秀区还将聚焦广大市民的服务需求,联动社会志愿者力量,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文化体艺宣传、生态环保研学实践等多元活动,激发老城市新活力。
近年来,越秀区加强阵地建设,通过依托辖内2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构建文明实践宣讲矩阵,凝聚群众向往的“磁力场”,在宣传引导中凝聚文明实践向心力。今后,越秀区将充分发挥10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优势,推动100个文明实践精品项目进社区,举办1000场惠民暖心活动,惠及超过10000名街坊市民,形成“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文明实践联动共建治理新格局。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冷霜
校对 | 赵丹丹